“止”与“步”:长路修远,止于至善 每日消息

中国的文字非常古老,渊源非常久远。我们估计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超过4500个不同的字,差不多有5000个单字。要知道由5000个单字组成的语言与文字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了,今天普通文化程度的人认识的汉字也不过三四千个。所以说,甲骨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在它之前,中国文字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应该自豪的地方,我们的古代文明在三千年以前已经有一个成熟的文字系统,比起古埃及、比起美索不达米亚等古文明,不在它们以下。文字是文明的要素,值得我们认真宣传一下。

我们例举几个字,来说明中国古代文字的一些特点。中国的文字是一个“家族”,它有发展谱系,由少数基本字,可以衍生出无数的新字。首先谈谈“止”,停止的“止”。“止”在中国哲学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国文化重视“知止”,在一定的情况下要停止,当然这是延伸的意思。止的本义是人的脚,知止就是明白自己的立足之地与活动范围。

“止”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止”字这样写:


(资料图片)

;秦朝小篆的“止”写作:

,就与现代汉字很相像了。它的本义指的是人的脚,古代的趾就是脚。这个字就像是一个脚掌,上面有三个脚趾——这是省写,也是文字有别于图画而高度符号化的表现。古代说的趾和我们今天说的脚趾不一样,今天我们说脚趾,是说脚趾头,大家看,“指”是提手旁,指手指,“趾”是足字边,指脚趾。而古代所谓的“趾”是指整个的脚,从踝骨以下都叫做趾。停止的“止”在甲骨文里是一个象形字,是“趾”字的最初写法,本义是脚的意思。

“止”字进一步衍生出来许许多多的字。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如果我们写两个“止”,一前一后——

——这就是两个脚印,商代的金文更加形象——

。这是什么字呢?这就是今天的“步”字。我们说两脚各迈一下就是一“步”,在中国古代“步”也是一个计量单位,“步”指六尺,人走一步为六尺,步是由止字衍生出来的。《说文解字》说“步,行也”,“步”在甲骨文里是指步行走路,像前进时,左、右足一前一后之形。

止与步,都是古代的常用字。止是象形字,它的本义是脚,常常引申为在某处驻足停留、停止的意思;步是会意字,本义是步行的意思。所以,止是停止,步是行进。

人应该朝哪里行进?在哪里停止?这是人生的大学问。

再讲讲“不过雷池一步”的典故。东晋的时候,镇守江北的大将苏峻起兵叛乱,向南进犯京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在建康西南方向,江州刺史温峤镇守九江,他是东晋一代名臣,一生为东晋立下很大功劳。温峤听到消息,立刻向朝廷打报告,要求率兵东进,剿灭叛乱。而坐镇京城的中书令庾亮回信,命令温峤密切防备西方的将领叛乱,而不要东进——“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雷池是古代一个湖泊,位于九江至南京的长江水道要冲,形势非常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不过雷池一步”的原意是命令江州刺史温峤不要越过雷池去京城,现在指做事不逾越原则与界限。

一个人的“止”和“步”,实际上可以反映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要求我们“知止”“止于至善”,什么是“知止”?就是不越雷池。什么是“止于至善”?就是勉励自己努力处于完美的境界。如果“见到好处就上,见到害处就让”,这样的“步”与“止”,绝对不是善的境界,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善价值观。清代名臣左宗棠曾经在无锡梅园题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只有立于高处、住于平处、止于至善处,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步伐记录了人生的轨迹,人生走向何方?止于何处?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关键词:

编辑: MO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