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资讯丨论坛报道丨挑战中寻找机遇:不锈钢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凝聚共识 创新发展

2023(第三届)中国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高端论坛

2023年4月14日,由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工业经济区协办,世界钢铁协会、国际镍协会、国际钼协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广东省不锈钢材料与制品协会、佛山市金属材料行业协会支持的“2023(第三届)中国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高端论坛”在广州成功召开。


(资料图片)

本届论坛以“凝聚共识 创新发展”为主题。各大媒体给予广泛关注,以下为中国工业报对本届论坛的相关报道。

挑战中寻找机遇:不锈钢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中国工业报孟凡君

2023年以来,我国钢铁市场需求减弱,行业面临下行压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4月14日,在2023(第三届)中国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名誉理事长干勇的一句话,提醒了不锈钢行业“局中人”。他认为,我国不锈钢行业只有顺应大趋势,才能找到发展机遇,而这一切只能依靠创新。未来,我国不锈钢行业发展应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坚持科技创新不动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第二,持续推进数智化变革,赋能高质量发展;第三,不断拓展全球视野,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第四,强化战略资源掌控,提高资源保障安全与能力。

不锈钢产业是我国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挥不锈钢这一关键功能性材料的支撑作用,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入推动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具有重要意义。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在此背景下,虽然我国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调整”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不锈钢市场仍常年保持旺盛需求。2023年,我国将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为不锈钢需求总体稳定提供有效支撑。其中,建筑、机械、汽车、能源、造船、家电、钢木家具等行业,不锈钢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不锈钢消费需求在持续增长

不锈钢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优异的环境性能,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空间巨大。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表示,近期,世界钢铁协会下属的世界不锈钢协会关注两个重要领域:一是不锈钢替代塑料;二是不锈钢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尤其是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应用。他说,随着全球大规模的城镇化和气候变化,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锈钢消费需求在持续增长。但是,不锈钢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价值仍然经常被人们所忽视,不锈钢因其具有高强度特性,可以减少辅料的使用,所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以促进整个不锈钢行业更好发展是个重要的议题。

干勇认为,创新驱动是实现不锈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答案。一方面,要对宏观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我国钢铁行业现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有应对新形势的新思路和新做法。首先,最重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心。钢铁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市场空间广阔。面临下游用户对钢铁产品提出的更高要求,包括不锈钢和特种合金在内的材料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其次,要在挑战中寻找并紧抓机遇。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标准引领是不锈钢产业深度调整的重要方向。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军表示,面临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我国特钢和不锈钢行业首先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引领转型升级。应加快数智转型,加速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行业的应用,构建集专业、高效、智能于一体的生产制造系统,提升企业效率和盈利能力。其次,要推进低碳绿色转型。应充分用好不锈钢产品高强、耐蚀、低碳、长寿的优点,加快节能长寿、绿色低碳经济型不锈钢产品的研发和使用,在推动全社会节能减碳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要不断拓展特钢和不锈钢产品应用场景。不锈钢是全生命周期最具低碳属性的金属材料,将更多地被精细化工、钢结构建筑、供水管网、新能源储运、建筑及装饰用材等市场所选择,企业层面应积极作为、主动开拓市场,扩大不锈钢产品的应用。

不锈钢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制造强国”建设将带动不锈钢消费持续上升。根据综合预测,2023年我国不锈钢消费量约为2850万吨,同比增长3.4%,2025年我国不锈钢消费量约3200万吨,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5%。目前,我国不锈钢行业发展特点:一是不锈钢产能增长迅速,布局相对集中,增长空间较大。二是不锈钢产量增长迅速,目前稳居世界第一。三是不锈钢品种结构相对固化,亟需转型升级。四是以华东华南为主消费区域呈现集中效应。但是现实情况是,2022年我国不锈钢行业整体经营效益有所下滑。进入2023年后,从一季度运行情况看,全行业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市场形势。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树利认为,在新的挑战和机遇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经济就是谋未来。奉行之难不在于创新本身,而是能否打开固有思想的束缚。我国不锈钢行业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积极推动企业全面转型升级、加速行业发展、赋能经济发展。

实际上,不锈钢具有耐腐蚀、寿命长、强度高、可回收等特性,是钢中精品。不锈钢产品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是“拉高线”,不锈钢集约化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兜底线”。针对我国不锈钢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范铁军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技术创新。高效利用红土镍矿的RKEF冶炼技术及规模化生产,能够降低不锈钢生产成本、扩大市场消费是节能、高效的不锈钢生产工艺路径。二是推动标准引领发展。一方面,应以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应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标准供给水平。三是推进兼并重组。新一轮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多形式的兼并重组“窗口期”已然来临,应把握战略机遇、积极准备谋划、主动选择目标。四是推进产业延伸与聚集发展。应着力发展延伸加工,以产业园区实施聚集化发展,并大力发展不锈钢用钢产业,创造和引领不锈钢消费与升级。五是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应加强废钢资源加工配送基地布局,提高镍、铬资源保障能力。

范铁军补充说,我国不锈钢下游用钢产业发展新趋势:消费升级方面,随着人民生活生平的不断提高,与民生健康相关的建筑用不锈钢流体管、不锈钢餐厨具消费量将呈现较快增长。绿色发展方面,随着“双碳”行动的不断推进,绿色建筑、能源环保装备等行业将快速发展,不锈钢围护系统、不锈钢装备零部件需求占比将进一步扩大。新基建方面,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不锈钢消费量新领域。2023年,我国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稳住钢铁行业。他强调:“不怕没机会,就怕没准备”。

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由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和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并冠名“中关村”,在全国范围开展服务的团体法人。

联盟旨在为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致力于联合产业相关的资源企业、炉料企业、生产企业、深加工企业、贸易流通企业、技术设备供应商、下游用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咨询公司、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和各级政府机构,统筹全产业链资源,打造全面开放的平台,产学研用结合,国内国外对接,服务政府企业,强化全方位合作,使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企业和机构发挥集体优势,建立合作机制,形成集约效应,推动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联盟联系人:鹿宁

电 话:010-64520919

邮 箱:luning@mpi1972.com

传 真:010-65131945

欢迎订阅!《中国不锈钢行业蓝皮书(2022)》重磅发布!

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重磅发布《中国不锈钢行业发展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权威解读了2022年不锈钢行业生产、进出口、需求消费、生产装备、上游资源、绿色发展、智能数字、价格等方面的现状、变化及2023年的发展趋势,并对2022年不锈钢产业园分布、产业政策等进行了整理汇编。

蓝皮书由联盟组织业内资深专家编纂,每年度向联盟会员单位(已缴会费)无偿提供,并对非会员企业有偿同步发布,3000元/册。报告目录附后,有意订阅者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陈博俊

电 话:010-64520919

邮 箱:ssta01@126.com

传 真:010-65131945

往期精选

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本团体定名为: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英文名称是Zhongguancun Stainless and Special Alloy New Materials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缩写SSTA。

本团体会员分布和活动地域为全国。

本团体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钢铁研究总院、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本团体的宗旨是:团结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等单位,通过加强产业资源凝聚,加快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联系方式

单位入盟联系人:鹿宁

电 话:010-64520919

邮 箱:

ssta01@126.com

传 真:010-65131945

请扫码关注我们!

关键词:

编辑: MO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